第十四届全运会圆满落幕 多项纪录刷新展现中国体育新高度
第十四届全运会于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落下帷幕,这场历时12天的体育盛会吸引了1xbet体育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参与角逐,共产生超过400枚金牌,本届全运会不仅是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,更成为检验中国体育后备力量、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平台,赛事期间,多项全国纪录乃至世界纪录被刷新,展现了我1xbet官网国竞技体育的蓬勃生机。
开幕式彰显文化自信 赛事组织获广泛赞誉
9月15日晚,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璀璨,以“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的开幕式拉开帷幕,演出巧妙融合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,通过“秦腔”“丝绸之路”等符号,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,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,盛赞全运会“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中国智慧”。
赛事组织方面,组委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,采用闭环管理确保安全,5G、AI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转播质量,线上观赛人次突破10亿,国际田联官员评价称:“西安的全运会运营标准已达到世界级水平。”
竞技赛场亮点频现 新生代选手挑大梁
本届全运会最引人注目的特点,是“00后”运动员的全面崛起,游泳赛场,19岁的浙江小将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中以1分55秒00的成绩夺冠,这一成绩可排名今年世界第二;田径项目中,21岁的广东短跑新星陈冠锋以9秒98打破男子百米全国青年纪录,成为中国短跑未来的希望。
传统优势项目依然稳固,乒乓球赛场,樊振东、陈梦等奥运冠军状态火热,包揽单打金牌;举重队则延续“梦之队”表现,李发彬、石智勇等名将均超世界纪录夺冠,值得一提的是,三人篮球、攀岩等奥运新增项目竞争激烈,反映出我国在非传统领域的进步。
群众赛事接地气 全民健身成果显著
与往届不同,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板块,包括广场舞、太极拳、龙舟等19个大项,吸引民间高手同台竞技,来自湖南的65岁太极拳选手张建国表示:“能站在全运舞台,证明体育属于每个人。”
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,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超4亿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.2平方米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指出:“全运会已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。”
科技赋能绿色办赛 遗产利用惠及长远
为践行低碳理念,西安奥体中心采用光伏发电系统,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.3万吨,赛事结束后,80%的场馆将向公众开放,部分设施转型为青少年训练基地,组委会通过“云上全运”平台实现无纸化办公,减少纸张消耗超20吨。
展望未来:体育强国建设再提速
随着巴黎奥运周期开启,本届全运会涌现的新秀将成为国家队中坚力量,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表示:“从全运到奥运,我们正构建更科学的选拔体系。”国务院印发的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-2025年)》明确提出,到2025年将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。
在这场体育与文化交织的盛会中,运动员的拼搏、志愿者的微笑、观众的欢呼,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壮美画卷,全运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世界展示了中国疫情防控的卓越成效,更以体育为窗口,让全球看到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(完)